Hello 香港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860|回复: 0

香港醫管局參照內地醫保議價使部分藥價降兩成 不擔心藥企退出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3 天前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龐大公營醫療開支成庫房重擔,根據香港醫管局年報,公院營運開支在5年間激增逾205億元,即平均每年多花逾41億元;在去年更達到近974億元新高。為減少開支,醫管局指正從採購儀器和藥物等方面入手,包括參照內地醫保價格與藥廠議價,選用“非原廠藥”及“副廠藥”壓低藥物成本等;亦會通過人工智能(AI)處理文書工作。

據星島網報道,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指,初步粗略估計能減少近10億元開支;至於佔整體開支逾6成的員工薪金成本,亦未有觸及。

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

七成藥廠願意降價 以慢病和癌症藥為主 有些減價一半

醫管局表示,正以“精準投放資源”為目標,從採購、資源投放、人力資源配備等範疇入手,提升公院運作表現和效益。當中,在去年佔131億元開支的藥物成本,將循引入“藥價競爭”及“擴闊藥物供應”入手壓價。

醫管局總藥劑師崔俊明指,早前已成立“成本評估小組”,以內地醫保價格為標準議價,結果有七成藥廠願意減價,部分減幅多達兩成,以最昂貴的慢性病藥和癌症藥為主,“有些藥物更能減價一半”。另公院也會開拓更多“非原廠藥”、“副廠藥”及“生物相似製劑”供應,以壓低藥物成本。

至於採購及維修保養開支達57億元的醫療儀器,亦會引入更多內地及海外供應商,促進價格競爭,冀將成本下調約一成。

港市場競爭力大 不擔心藥廠退場

對低價會否將迫使國際藥廠退出香港市場,崔俊明指亞洲乃至海外不少地區,均以香港醫療效率及用藥的把關作為參考標準,故不少藥廠傾向在港註冊新藥,甚至率先在香港推出新藥,“說明香港市場的競爭力大,不擔心有藥廠因要議價而退出”。

他續指,壓下藥物成本,可將資源用於治療罕見病或癌症病人上,“令那些疾病有更多新藥可用”。至於“副廠藥”會否有安全風險,崔解釋每逢引入新藥物,均會與政府及私營化驗所合作,為藥物進行化驗,以確保安全性、有效性及不含雜質。

另為減省行政成本,醫管局亦引入AI處理一般醫療文書,包括生成醫療及出院報告,及記錄病人出入院、服用藥物等記錄;可減少40%處理文書時間及33%工作量。高拔陞指,目前醫管局每年收到逾10萬份醫療報告申請,經評估八成報告可用AI生成,“準確度亦高達八成,醫生也會做最後核對,以保持報告質素”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Hello 香港 ( 粤ICP备2020129818号 )|Sitemap

GMT+8, 2025-7-24 04:35 , Processed in 0.030808 second(s), 10 queries , MemCach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25 红盛集团(深圳)有限公司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