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的超市,许久没有这般热闹的“内卷”景象了。
一场由内地电商巨头点燃的零售战火,正悄然席卷全城。
从连锁巨头到街坊小店,都被卷入这场关乎生存与发展的竞争之中。
继收购本地老牌“佳宝超市”后,京东又与华润隆地达成战略合作。
计划明年在湾仔开出香港首间京东MALL实体店。
一连串动作释放出强烈信号,也直接搅动了香港零售市场的“一池春水”。
惠康超市、日本城等龙头企业纷纷出手,掀起全面减价潮。
不少商品价格跌破市民预期。
实地探访发现,一款700毫升的瓶装水,以往小店售价约5港元,如今超市直接降至2.9港元。
一款常见捞面,超市售价甚至比街坊小店便宜了整整5港元,性价比极具吸引力。
为应对可能更激烈的竞争,扎根香港80年的惠康超市早已备好“组合拳”:一边与叮咚买菜合作推出低价蔬菜,同时升级网购配送服务,力求稳住市场份额。本地电商巨头HKTVmall则另辟蹊径,计划推出“淘品直送”专区。
以“内地同价”为卖点吸引消费者。
其75间线下门店也将同步联动,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购物体验。
佐敦一家经营40多年的南货店。
靠金华火腿、上海粽等家乡特产锁定老顾客,用浓厚的街坊情谊维系客流。
香港仔的“新龙超市”则剑走偏锋,喊出“全港最低价”口号。
一罐可乐仅售4港元。
直言“不惧对面被京东收购的佳宝”,用精准定位争取客源。
超市之间的“厮杀”,最终让市民收获了实实在在的福利。
近期多家超市频繁推出九二折、八八折等全场优惠,引得市民纷纷抢购。
部分超市与内地农场签订全年合约,确保蔬果质优价廉。
每次上新都能看到市民大排长龙的热闹场景。
数据也印证了市场的活力:
今年6月,香港超市货品销售额按年增长0.4%,即便竞争白热化,行业整体仍保持健康发展态势。
这场超市大战,表面是价格的比拼,实则是香港零售业格局的重塑。
无论是连锁巨头依仗的供应链优势,还是中小店铺坚守的街坊情怀。
最终的核心竞争力终究落回到“好货、好价、好服务”上。
这场超市大战,表面是价格比拼,背后却是香港零售业格局的重塑。
无论是超市巨头的供应链优势,还是小店的街坊情怀,最终能留住顾客的,永远是“好货、好价、好服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