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llo 香港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999|回复: 0

天文台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 香港書展上午9時提早開放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3 天前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香港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已經取消。香港書展、香港運動消閒博覽和零食世界於21日上午9時提早重新向參觀人士開放,

天文台是在今天(7月21日)上午3時20分,改發一號戒備信號,再在上午5時10分,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。天文台預料,強烈熱帶風暴韋帕的外圍雨帶,今日繼續會為香港帶來驟雨及狂風雷暴,雨勢有時頗大,海面仍有湧浪,提醒市民請保持警惕,遠離岸邊,並停止水上活動。

(香港中通社記者  謝光磊 攝) 香港中通社圖片

香港各项运作恢复正常

香港航班陸續恢復,大批旅客早上到機場,辦理登機手續。有航空公司櫃檯大排長龍,但運作大致暢順。機管局表示,昨晚至今早有超過230班航班昇降,涉及3.萬名旅客。港鐵機場快綫凌晨加開班次,接載抵港旅客到市區。

同時受影響的香港書展今日同時延長晚上開放時間,讓更多市民及旅客可以把握機會,一票盡享閱讀文化、運動消閒和選購零食的樂趣。同时三項展覽餘下兩天展期開放時間如下:7月21日香港書展將提早於上午9時開放,並延長開放至晚上11時。香港運動消閒博覽和零食世界亦提早於上午9時開放,並延長開放至晚上10時。7月22日三項展覽均由上午9時開放至下午5時。持有7月20日有效門票的人士,可憑門票於本屆香港書展、香港運動消閒博覽和零食世界餘下展期入場,或申請退票。退票安排不適用於贈票及貴賓票,退票詳情請留意書展網站公佈。

“韋帕”是繼2018年超強颱風“山竹”、2023年“蘇拉”後,近年香港再掛十號風球。昨天,香港天文台發布天氣隨筆指,雖然“韋帕”的強度不及超強颱風“蘇拉”,但在兩者襲港期間,香港整體風力相約。

19日凌晨,隨著“韋帕”橫過呂宋海峽移入南海,進入香港800公里範圍並逐漸靠近廣東沿岸,天文台發出一號戒備信號,隨後於下午發出三號強風信號。在較高的海面溫度及其他合適的大氣條件下,“韋帕”於南海東北部逐步增強為颱風。

20日凌晨時分,隨著“韋帕”移往珠江口一帶,天文台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,隨後香港風力逐步上升。

受“韋帕”相關雨帶影響,香港20日有頻密狂風大驟雨,天文台下午曾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。由午夜至下午4時,多處地區錄得超過70毫米雨量,當中黃大仙及新界部分地區更錄得超過140毫米。

受風暴潮影響,大埔滘的水位當日早上曾升至海圖基準面以上3米左右,亦有部分沿岸低窪地區出現輕微水浸。

據傳媒報道,“韋帕”襲港期間多區出現塌樹及棚架倒塌,有交通燈及燈柱被強風吹倒,亦有觀光客輪於海中漂浮,最終撞上碼頭。

香港經得起風雨考驗

“韋帕”襲港帶來頻密的狂風驟雨,雖接獲多宗塌樹、水浸等報告,但沒有造成山泥傾瀉等重大事故,比上一次十號颱風“蘇拉”襲港災情輕得多。今次在政府超前部署、全城做足防備之下有效迎戰“韋帕”,彰顯香港經得起風雨考驗。

位處低窪地區的鯉魚門,以往經常是水浸黑點,渠務署提早在前日(19日)派員設擋水板,向居民及商戶提供沙包,昨日只有小路部分路段出現輕微水浸,水深只到腳眼位置,商戶力保不失;另一水浸黑點杏花邨,對出海面持續起白頭浪,整個屋苑嚴陣以待,最終平安度過。

天文台周日(20日)凌晨12時20分發出八號風球,初時各區市民反映風勢未算強大,但隨著“韋帕”接近香港,清晨風勢越來越大,夾雜狂風暴雨,天文台至昨早7時20分改發九號烈風信號,兩小時後的9時20分,更加改發出今年首個十號颶風信號,生效持續7小時。

逾百應變隊緊急出動

截至昨晚8時,風暴期間,政府共接獲711宗塌樹報告,33人受傷到急症室治理,屋宇署共接獲21宗與建築物有關的事故,主要是窗戶鬆脫。渠務署總結匯報,派出逾110隊緊急應變隊,應對水浸及渠道淤塞,確認7宗水浸報告,分別位於黃大仙龍翔道近龍翔中心及牛池灣村、大埔林錦公路、西貢清水灣道等,所有個案均已完成處理,暫未有造成山泥傾瀉事故。

早在“韋帕”襲港前的上周五(18日),特區政府已作出超前部署,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主持的跨部門督導委員會,與相關部門作出全面和充分的準備及應變部署,做好應對水浸、山泥傾瀉、塌樹及構築物安全等準備工作,例如渠務署提早派員巡查,清理全港約240個容易淤塞地點,減低水浸風險等。

杏花邨鯉魚門 防浸奏效

東區區議員(柴灣)何毅淦認為,政府早前做了不少工作,提升抵禦極端天氣的能力,除了恆常清理渠道避免淤塞,“韋帕”吹襲前,管理處及早安裝擋水板,並通知車主把停泊在地下停車場的車輛駛至平台位置避免損壞,民政處及關愛隊也與區議員緊密合作,除協助在各排水口安裝止回閥,避免海水倒灌出現水浸,杏花邨昨日大致沒出現水浸。

鯉魚門三家村是每逢颱風或暴雨時首當其衝的地區之一,渠務署早前設置水泵、水閘、臨時行人通道平台及“排水機械人”,以抵擋水浸,最終除了部分街道有積水浸至腳眼位置,未見海水倒灌及嚴重水浸。鯉魚門街坊羅女士表示,以往只要十號風球,區內“水浸得不得了,浸到膝蓋”,今次十號風球期間沒有出現嚴重水浸,讚揚“政府做得好,超哥(行政長官李家超)一流!”

山泥傾瀉防治見成效

香港地形多山,每逢雨季,山泥傾瀉和樹木倒塌對市民安全和城市運行構成威脅。十號颱風“韋帕”襲港期間,並未造成山泥傾瀉事故,全港收到711宗塌樹報告,數目亦遠低於2023年十號風球“蘇拉”襲港時造成的逾3000宗塌樹,特區政府在防治山泥傾瀉及樹木倒塌成效可見一斑。

香港去年共有181宗山泥傾瀉事故報告,較2023年的601宗 幅下降。這得益於政府持續推行“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”,每年土力工程處平均批出約10份顧問合約和10份防治山泥傾瀉工程合約。過去十多年,政府已動用了約295億元;鞏固了約6780個政府人造斜坡,完成約6562個私人人造斜坡的研究,並就480幅天然山坡施行緩減措施。此外,土力工程處計劃引入自動化無人機定時監測斜坡,提升了監測效率與準確性。政府正在將全港所有天然山坡編製到《斜坡記錄冊》,協助處方識別需要優先處理的斜坡,預計有關工作一年內可完成。

在防治樹木倒塌上,政府近年十分重視。特區政府建有專門的《古樹名木冊》管理樹木,並於2010年3月在發展局工務科轄下成立綠化、園境及樹木管理組,加強管理。此外,綠化、園境及樹木管理組通過《樹木管理手冊》及定期風險評估,推動私人業主加強樹木巡查,2024年雨季前完成超4萬次樹木風險檢查,有效降低了樹木倒塌風險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Hello 香港 ( 粤ICP备2020129818号 )|Sitemap

GMT+8, 2025-7-24 04:34 , Processed in 0.021222 second(s), 11 queries , MemCach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25 红盛集团(深圳)有限公司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