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庆黄金周期间,香港迎来入境旅游热潮,各大商场、热门景点随处可见熙熙攘攘的人群,热闹景象尽显城市活力。然而,这份热闹之下,一则不文明现象的爆料却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讨论 —— 中环某座行人天桥上,专门为轮椅人士设置的便民升降台,竟被人当作 “临时垃圾桶” 随意丢弃垃圾,不仅破坏环境,更让助残设施失去应有作用。10 月 3 日,一名香港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,巧妙化用周星驰经典电影《国产凌凌漆》中的台词 “这个表面上是一个风筒,但是这里有一层白金属网膜,事实上,它是一个剃须刀”。
调侃道:“你别以为它是一部伤残升降台,其实它是一个垃圾桶”,用幽默的方式揭露了这一令人无奈的乱象,并附上了现场照片。。从照片中能清晰看到,事件发生在中环一座连接国际金融中心(ifc)的行人天桥。
这座天桥原本贴心配备了供伤残人士使用的轮椅升降台,可如今,升降台的金属平面上却堆满了各类垃圾:
连锁餐厅的饮料杯、塑料瓶、铝罐等杂物随意散落,甚至连升降台周边的地面也未能幸免。
疑似食物包装纸、纸袋等废弃物四处可见,原本整洁的公共设施区域变得杂乱不堪。
这样的场景不仅严重破坏了公共空间的整洁美观,更直接影响了轮椅升降台的正常使用。
若有伤残人士急需借助该设施通行,面对堆积的垃圾,根本无法即时、安全地启用。
原本为便利特殊群体设计的 “暖心设施”,俨然沦为失去功能的 “垃圾堆放点”,便民初衷荡然无存。
直言:“找不到垃圾桶的话,完全可以先把垃圾装在袋子里,带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丢,哪怕进地铁站也能轻松找到,何必破坏公共设施?” 还有网友痛斥这种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:“好好的香港被搞得乌烟瘴气,太没品了!”“连助残设施和垃圾桶都分不清楚,实在过分!” 也有人心疼清洁工人:“这么乱的场面,又要辛苦清洁人员来收拾了。”
除了谴责不文明行为,部分网友也将目光投向公共设施配套问题。
质疑当前公共区域垃圾桶数量不足:“以前街上随处能看到垃圾桶,现在都撤到哪里去了?”
“国庆期间游客本来就多,热门区域就该多增设垃圾桶。”
同时,网民们也呼吁从管理层面改进,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执法力度,对乱抛垃圾的行为 “动真格”。
大家普遍认为,只有通过开具罚单等刚性处罚方式严肃追责,才能形成有效约束,倒逼公众养成文明投放垃圾的习惯。
从根本上减少此类破坏公共环境、影响公共设施使用的现象,让香港的公共空间既热闹又整洁,真正兼顾活力与文明。